用户名
密码
忘了密码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广告刊登
首页
|
行业新闻
|
科技前沿
|
技术资料
|
企业大全
|
工程展示
|
工程供需
|
人才中心
|
推荐图书
|
会员中心
|
交流论坛
150m3倒锥壳水塔施工工艺
资讯类型:行业新闻 加入时间:2009年2月10日14:52
150m3倒锥壳水塔施工工艺
摘要150m3预制倒锥充水塔主体结构简身采用愚臂拉模法施工,水柜绕筒身就地预制,用穿心式千斤顶提升新工艺,提高了机械化施工程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倒锥壳水塔是一种结构紧凑、造型新颖别致、优美大方的供水构筑物。大屯矿区自1985年起,先后建造了张双楼矿工人村、铁路管理处南客站、龙东矿工人村J座高3om,容积150m,的倒锥壳水塔。对筒身采用悬臂拉模法施工,水柜绕筒身就地预制,待硷达到设计强度后,用液压设备提升就位。该方法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程度,简化了施工管理,缩短了工期,节省了投资。现简介如下。
一、工程概况
倒锥壳水塔由水柜、筒身和圆台基础及附属设施等构成。水柜为倒锥壳形式的硷薄壁结构,由下环梁、倒锥壳、中环梁、正锥壳、上环梁和气楼等组成。筒身为外径2.sm、厚18omm硷支筒。主体结构为56、C28硅。
二、主体结构施工
1.筒身悬臂拉模工艺
(l)方案选择
筒身施工主要有滑模、提模、倒模等方法。前者,筒身常产生偏扭及粘模现象。提模法施工,需在筒身内竖井架,搭设吊盘,待硷达到一定强度脱模后,才能提模。该法虽然投资省,但由于只能提升一个井架节间高度,故硷浇筑不连续,接头处不光滑,施工速度较慢。倒模法施工费工费时。因此,决定筒身采用悬臂拉模施工工艺。该法塔身垂直度有保证,能防止滑模施工中的“偏扭”现象。
(2)拉模施工
拉模主要由模板结构(包括钢模板、固定模板的钢围圈、提升围圈、开字架、操作平台和吊脚手架)、外井架及6t稳车组成。在外井架的顶端及半腰处,各向4个方向拉4道缆风绳。
模板组装前,要在基础顶面水泥砂浆找平层上,根据模板组装要求,弹出模板、开字架、门窗洞等定位线,按规定程序组装。固定模板的钢围圈要与提升围圈同心并和筒身中心一致。
钢筋硷施工时,先绑环筋,后绑立筋,作为避雷针引下线的钢筋接头采用焊接。铁件按设计位置准确地点焊在环筋上。环筋随拉升绑扎。硅按分层交圈浇筑方法进行,分层厚度20一30cm,宜将硷浇筑到模板上口以下50一100mm;可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硷养护应将水管送到顶部,再用胶皮管引水至操作台下部的洒水装置上定时喷水。筒身垂直度控制采用垂球法,每隔10m用经纬仪双向校正一次。
2.水柜预制施工及提升工艺
(l)方案选择
水柜施工,一是现浇法,即搭设满堂脚手,支设模板现浇或模具悬挂在筒身上现浇。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大,且不经济、不安全。二是预制提升法,该法施工工期短,易于施工,因此采用后者。
(2)水柜预制及提升
a.水柜预制
筒身拉模完毕后,在围绕筒身的地面上预制水柜,做好后,水柜内外粉刷,并做充水试验,检查有无渗漏情况。水柜施工顺序如下:安装下环梁模板,绑扎下环梁钢筋~安装下锥壳外模板和支撑~绑扎钢筋、立内模横档、搭设井架、桅杆及运输平台~随浇下锥壳硷随插模板,直至中环梁浇筑完毕~安装上锥壳模板,绑扎钢筋,浇筑硷~拆模并作外部装修。
水柜上锥壳模板拼缝应严密,水柜壁厚用撑头木控制。在下环梁顶部按照安装吊杆的尺寸,预埋18必32吊杆套下环梁底部预埋钢板,并预留进硅孔洞,所有预埋件位置应准确。水柜上锥壳模板要起拱20mm。硷浇筑时要下料均匀、对称,浇筑至中环梁,并处理好水平施工缝。
b.水柜提升
提升装置主要由起重架、千斤顶、液压控制台、吊杆等组成。千斤顶为月Q一30型,主要技术性能:额定承载力30kN,理论行程3oem,实际行程大于20Cm,活塞直径gomm,最大工作压力10MPa。吊杆为必25钢筋,材质为A3钢。液压控制台为YKT36型。提升原理:千斤顶上缸盖受阻不能动,活塞带着由上卡头紧锁的能上下活动的支承杆下降,待上下卡头卡紧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回油后,弹簧回弹,下卡头与杆件锁紧,支承杆不动,弹簧松开,上卡头连同活塞复位,形成一次不是千斤顶爬升,而是支承杆下降的循环。如将千斤顶倒置,并且固定,则支承杆被拨起,受力状态因活塞面积和油压相同而一样。
c.千斤顶及吊杆设计
千斤顶允许承载力为额定承载力的l/2,即巧kN,1组3只千斤顶串联时,其允许承载力为45kN。吊杆的fy为21oN/mmZ,A:为490.gmmZ,承受拉力为:Asfy=490.9又210~10kN故满足千斤顶承载力要求。
根据《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ll3一87)》规定,千斤顶的组数为n一N/P式中N—总垂直荷载,该荷载为sookN(水柜自重650x1.2+活载及
风载20);尸—单组千斤顶的计算承载力。n=N/P=800/45=18组故设18组千斤顶(计54只)和18根吊杆。沿筒身上部挑梁等间距布置。试提升前,逐渐增加油压,使水柜离开底模100mm,静压24h后再次检查,确认无误后提升至一定高度,进行全面清理后再正式提升。在初次施工的一座水塔中,仅用48h就提升就位。
三、施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硷质量问题。水塔筒身直径小,壁薄(只有22omm),水柜提升时压力大。因此,必须切实抓好硅筒壁和预制水柜的硷质量,硷要进行实验室配比试验,严格控制材料配比、水灰比和塌落度,并加强养护。
2.筒身浇筑硷时,下料、浇筑位置应均匀对称,水柜制作的几何尺寸,特别是水柜内围圈与筒壁接触部分的尺寸要十分准确。同时要控制水柜壁厚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3.提升中多台千斤顶的同步控制及水柜不平度的调整,必须有可靠的措施。
4.要加强提升过程中的检查。筒身挑梁上表面是否有异常变化,各级杆件受力是否一致,接头处有无松动变形,液压系统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等都应时刻注意。
5.水柜底提升至规定标高(水柜支承环梁面)后,如有高低,可用花兰调平。并在水柜与筒身的间隙内用木楔在底部楔紧。在千斤顶上面用2根必25x20o的邦条双面焊于提升杆上,作保险用。
6.施工水柜支承环梁时,在浇筑与水柜底环梁相接触的部位时,要在已浇筑硷初凝前,用水泥砂浆填实硷的空隙。
文章来自:
滑模机械网
文章作者:
信息一部
『
新闻推荐
』
『
关闭窗口
』
网站建设
|
广告刊登
|
汇款说明
E-mail: admin@chinasfm.com
技术支持:
简双工作室
电话:0371-69131532 传真:0371-63942657-8001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
信息处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