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襄樊火电厂烟囱施工的几项技术特点
蒋同友 高洪祥(中建三局二公司)
襄樊火电厂一期工程为4×300MW燃煤机组,热力系统设240/7m烟囱两座。虽然到目前为止,烟囱滑模技术已日趋成熟,但鉴于滑模施工的特殊性,安全始终是整个施工过程首先考虑的环节。由中建三局二公司承建的襄樊火电厂1#烟囱在施工过程中未出现一起伤亡事故,主要是该公司对每一施工阶段采取了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两套垂直运输系统。一套是用于吊装爬梯、信号平台、钢筋支承杆等材料的两根甩爬杆,在平台上对称布置。另一套是用于运送施工人员、砼、内衬材料的两台钢吊笼,并在井架上设置柔性滑道,吊笼在柔性滑道上升降起落。为防止吊笼断绳而发生的吊笼坠落事故,除吊笼断绳安全抱闸外,采用同轴双滚筒、双钢丝绳、双刹车卷扬机,由一台16KW电动机带动减速器,变速后的出轴为双头出轴,带动两个绳筒,万一两根钢丝绳有一根断掉,另一根仍能保证吊笼安全。
2.滑模液压提升系统设计合理。采用6吨穿心式液压千斤顶,相应配置Ф48×3.5钢管作支承杆。根据n最少≥N/P (N—平台提升时最大荷载,P—单根支承杆允许承受荷载),计算出最少支承杆为44根。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初始滑升时为48根,并安装48只6吨穿心式千斤顶,两台液压机并联使用,同时对控制电路作了修改,使其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单独起动工作,保证了其可靠性。
3.支承杆用Ф48×3.5钢管。采用芯管加塞焊连接,操作简便。芯管在车间内焊于支承杆一头,安装时有芯管端朝上,连接采用上套下,再用电焊加塞焊,焊缝不能高于外钢管壁,高出部份用砂轮机处理,以便千斤顶爬升。
4.施工准备细致周密。滑模装置在工地组装后,在正式滑升前,将平台提高2—3个行程,并认真对支承杆、千斤顶、液压管路进行认真检查,并作好试验记录,出现问题就进行分析调整,对垂直运输系统进行空车试验,对钢丝绳的滑轮夹角、滑轮、限位装置进行重点检查,特别是吊笼安全保险装置作三次以上模拟试验,并使用双限位装置,防止吊笼冒顶。吊笼安全装置定期做试验检查。
5.通讯系统完善。采用三种通讯联络方式:无线电对讲机、有线对讲机、程控电话,确保上下联络畅通。
有效的技术措施加上严格的安全管理,确保1#烟囱安全、顺利封顶。安全管理具体运作是这样的: 早在1#机、2#机上部框架结构施工以来,安全防护工作即得到了该公司各级主管领导的重视,仅安全设施投入达70万元。+2m以上施工即铺设了安全网,并且满挂,跳板满铺并用铅丝固定,安全“三宝”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组织生产过程中,施工现场有一支安全监察小分队,启动10000元的安全奖罚基金。安全监督人员有权对各级施工生产指挥和管理人的违章行业进行处罚,对安全防护好的生产单位进行奖励。同时不停地对整个施工现场特别是关键部位进行巡视,及时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使现场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该公司安全管理上是全方位的,现场各处醒目的安全标识,广播,每天两次班前安全喊话,时刻给广大施工作业人员提个醒。除此之外,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周”等活动的开展,经常组织一系列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知识竞赛。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增强全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作为职能部门的安全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自编《安全简报》刊物,每月一期,在内部发行,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刊摘一些安全防护知识,同时对违章行为进行曝光和鞭挞。这些举措得到了甲方领导高度的评价,也对自身安全生产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抢进度,不忘安全,多一份投入和管理,就多一份安全和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