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了密码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广告刊登
首页
|
行业新闻
|
科技前沿
|
技术资料
|
企业大全
|
工程展示
|
工程供需
|
人才中心
|
推荐图书
|
会员中心
|
交流论坛
U形渠滑模施工存在问题的探讨
资讯类型:行业新闻 加入时间:2009年4月3日17:10
U形渠滑模施工存在问题的探讨
摘要: U形渠滑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方法,目前在平原渠系配套工程中已被广泛推广应用,但施工中容易忽视的几个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性能和整体效益的发挥,为此,就施工工艺及配套建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和采取的解决方法作了介绍。
目前,渠系配套工程已大量采用防渗渠输水,作为最佳水力断面的U形渠施工,也由原来的预制、安装,逐步发展到现场机械滑模浇注一次成型。施工质量、施工速度均有较大提高,防渗效果好,输水阻力小,且省工、省料、造价低廉。U形防渗渠作为重要的节水措施之一,在平原地区渠系配套工程中已被广泛推广应用。河东区近几年在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引进了先进的U形渠施工机械,成立了专业施工队伍,建成了2万m的U形防渗渠网。根据施工阶段及工程运行情况来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经过逐步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1存在的主要问题
(l)土模成型不密实、质量较差。U形渠滑模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做土模,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及建成后渠道的正常使用。施工中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土模使用的土料含水量不符合要求,分层填土过厚,人工夯实达不到设计标准,特别是当填方渠道两侧填土断面过小,土的密实度不够时,很容易出现渠道因基础较差而发生的沉陷变形,致使边坡失去支撑而破坏。
(2)混凝土含水量控制不均,拌和不均。采用滑模浇注混凝土容易出现边坡坍塌或振捣不密实。当按规定的配合比用搅拌机拌和后,随着渠道施工的延伸,混凝土在较长距离的运输中容易出现离渐现象。使用滑模浇注混凝土时,如混凝土含水量过大,即使滑模移动速度不快,也容易出现边坡坍塌下滑现象而无法施工。而含水量偏小,或牵引速度过快,则很容易出现振捣不实,表面存在蜂窝、麻面,影响工程质量和美观。
(3)忽视U形渠顶部边沿的结构处理。边沿宽度、厚度过小,质量较差,容易导致工程使用后首先产生边沿破损,从而影响渠道本身的正常使用。在滑模施工中,往往只注重u形渠自身的成型质量,而忽视边沿的处理,但工程交付使用后,渠道本身一般不易受损,恰恰起保护作用的两侧边沿最容易受损破坏,从而影响渠道的整体性能。
(4)桥、涵、闸的配套建设不完善。根据部分建成渠道的运行情况看,U形渠本身质量较好,标准较高,但配套的桥、涵、闸不完善,或质量较差,极不协调,不但造成灌溉、交通不便,也影响了渠道的正常使用和效益的发挥。特别是引水口的设置,有些仅在U形渠边坡开口,不加出口引渠,当放水灌溉时,引水口水流很容易沿渠底部边沿下渗至两侧回填土层,造成土体冲刷、沉陷、变形而出现空洞,使单薄的渠道失去支撑而破坏。有些渠道在很长距离内不设交通桥,为了跨渠耕作,经常在渠道上直接搭板过人过车,使单薄的渠道边沿因受压过大而受损。另外,闸门设置不当,质量较差,开启不便,阻水严重,运行管理困难,也直接影响了U形渠功能的发挥。
2 解决方法与处理措施
2.1 土模成型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
由于土模既是渠道的基础,又起到浇注混凝土底模板的作用,要求夯填土必须密实,自身稳固。渠底部施工清基时,应达到原状土层,遇水坑或填方段,首先要清除表层腐殖质,再用土料分层回填夯实至设计高程;或下部用砂回填,水灌密实,上部用土夯实,以便与两侧土模形成整体。基础处理完毕,可支撑钢模,两侧按设计宽度分层填土,人工夯实打密实,形成土模。所用土料的含水量应符合要求,以防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对于地上渠,因全部为回填方,夯实断面要相应加大,使U形渠两侧有足够的支撑保护。顶部边沿土模施工时,可用宽20cm,厚roCm的方木紧靠钢模夯打挤压,可形成标准设计断面(见图l)。
2.2混凝土浇注与滑模成型工艺
首先要根据施工渠道长度,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拌和位置,并尽量设在施工范围的中间地带,减少运输距离,防止混凝土因运输而发生离浙,注人模具料斗的混凝土应保持拌和的均匀性,同时模具的牵引速度应视浇注质量情况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滑模移动应均匀,以防边坡坍塌或出现蜂窝麻面。对局部蜂窝、麻面的处理,可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在U形渠混凝土表面初凝时充填压实,然后用毛刷对表面进行拉毛处理,使之结合牢固。
2.3 渠道边沿的结构处理
应保证U形渠顶部边沿有足够的宽度和厚度。根据不同过水断面U形渠的使用情况,边沿顶宽20一30cm,厚度大于10cm较合理,其整体性较强,能够较好地起到保护渠道的作用。在滑模施工时,槽身与边沿浇筑要同步进行,应确保振捣质量,同时要注意渠道内外边沿线条一致,表面封顶要压光处理,确保整体美观(见图2)。
2.4 桥、涵、闸的配套建设
高标准的U形渠应有同标准的桥、涵、闸相配套,灌溉引水口要按设计要求在土模施工时预留,待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自引水口结合部向外接出水引渠,并设置小型闸门,便于灌溉管理。为防止引水口渗漏破坏渠道边坡土体,要求引渠护砌长度应大于1.5m,且在引水口底部采取防冲刷、淘刷措施。
节制闸设置要保证开启后不影响U形渠的正常输水,边墩、闸门无阻水现象。闸门一般用平面钢闸门,断面尺寸较小时可用角铁做边框,中间设提升闸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质量可靠、投资也较省。当断面尺寸较大时,要按水闸设计规范建设相应的墩、台和启闭设备。
交通桥的设置要考虑耕种的实际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应建设简易跨渠板桥,可用混凝土预制桥板安装。桥板不能直接支撑于渠道边沿上,应在渠外侧另设基础支撑桥板,以防损坏渠道。
总之,平原地区渠道防渗施工中采用滑模现浇U形渠技术,在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作为减少有效输水损失的节水措施之一,值得积极推广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根据河东区专业队伍施工分析,同等标准的U形渠比石砌渠可节约工程造价so%一40%,施工周期缩短一半,且输水速度快、阻力小、外表美观、节水效果明显。特别是专业队伍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技术熟练,施工质量有保证,对解决当前农田渠系配套,乡村有资金无技术,个体包工队施工质量差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章来自:
滑模机械网
文章作者:
信息一部
『
新闻推荐
』
『
关闭窗口
』
网站建设
|
广告刊登
|
汇款说明
E-mail: admin@chinasfm.com
技术支持:
简双工作室
电话:0371-69131532 传真:0371-63942657-8001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
信息处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