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了密码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广告刊登
首页
|
行业新闻
|
科技前沿
|
技术资料
|
企业大全
|
工程展示
|
工程供需
|
人才中心
|
推荐图书
|
会员中心
|
交流论坛
白莲河蓄能电站调压井衬砌滑模施工
资讯类型:行业新闻 加入时间:2009年4月8日16:36
白莲河蓄能电站调压井衬砌滑模施工
[摘要]调压井井身混凝土采用滑模施工,可以使各工序连续进行,互相适应,又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甚至避免施工缝,保持混凝土较好的整体性,有利安全生产。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调压井中段衬砌后直径22 m段,采用液压滑模系统施工,简述模体设计及滑模施工中各重要环节的操作、控制方法。
1 调压井滑模混凝土施工布置
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调压井中段衬砌后直径22 m段;井身高程268.00~310.00 m,混凝土衬砌高度为42 m,衬砌厚度为1 000 mm;在调压井竖井衬砌内径22 m段,采用液压滑模系统施工方案。滑模施工布置见图1。
2 调压井滑模设计
整个滑模体采用整体钢结构设计,滑模控制采用液压自动调平控制台,配套选用滑模专用千斤顶。根据施工需要从上至下共设有钢筋制安兼模体防护平台、浇筑平台、抹面兼联系梁衬砌和钢爬梯制安3大平台。整个滑模装置主要由模板、围圈、提升架、工作盘、支撑杆、液压系统等几大部分构成。模体重量57.1 t,详见表1。
3 滑模施工
滑模施工的特点是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滑模滑升平行作业,各工序连续进行互相适应。
3.1 钢筋绑扎施工
施工时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保证在混凝土表面上至少应有一道绑扎好的横向钢筋。竖向钢筋绑扎时,在提升架上部设置钢筋定位架,以保证钢筋绑扎位置准确。钢筋接头全部采用焊接,其中竖向螺纹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横向螺纹钢筋采用帮条焊,或可采用搭接对焊。
3.2 爬杆安装
第一层插入千斤顶的支承杆,其长短不少于4种,并按长度变化顺序排列,使爬杆在同一标高处的接头数量不超过25%。正常滑升时,每根爬杆长3.0 m,当千斤顶滑升距爬杆顶端小于350 mm时,应接长爬杆,接头对齐,不平处用角磨机找平,爬杆同环筋相连加固,并利用井壁锚杆对爬杆进行加固。
3.3混凝土入仓
混凝土水平运输至320 m高程下料口,经倾斜下料溜槽、垂直下料斗、垂直下料溜槽、放入入仓料斗,通过入仓料斗水平旋转将混凝土经入仓溜槽均匀送入滑模仓面。
3.4施工工艺
(1)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要求分层对称均匀下料,层浇筑厚度在30 cm左右,分层均匀交圈浇筑,第一次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时,分2~3层将混凝土浇筑至600~700 mm,等强后进行模板的试滑升工作。滑升进行到正常滑升阶段后,每次滑升前,宜将混凝土浇筑到距模板上口以下50~100 mm处,并将最上道横向钢筋留置在混凝土外,作为绑扎上一道横向钢筋的标志。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完成,操作时经常变换振捣方向,并避免直接振动爬杆及模板,振捣器插入不得超过下层混凝土内5 cm,模板滑升时停止振捣。
(2)模板滑升。模板的滑升分为初试滑升、正常滑升和完成滑升3个阶段。
模板初次滑升要缓慢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对提升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盘面及模板变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
正常滑升阶段,其分层滑升的高度要与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相配合,控制在200~300 mm。2次提升的间隔不超过1.5 h。气温较高时,增加1~2次中间提升,中间提升的高度为30~60 mm,以减少混凝土与模板的摩阻力,日滑升高度控制在2 m左右。
模板滑升时,要使所有的千斤顶充分地进、排油。提升过程中如出现油压增至正常滑升油压值的1.2倍,尚不能使全部液压千斤顶升起时,停止提升操作,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进行处理。滑升过程中,操作平台应保持水平。各千斤顶的相对标高差不得大于40 mm。相邻两个提升架上千斤顶的升差不得大于20 mm。
滑升过程中有专人检查并记录千斤顶的情况,观察爬杆上的压痕和受力状态,检查滑模中心线及操作盘的水平度。
当模板滑至距顶部1 m左右时,即进入完成滑升阶段。此时要放慢滑升速度,并进行准确的抄平和找正工作,以使最后一层混凝土能够均匀地交圈,保证顶部标高及位置的正确。
3.5滑模精度控制
(1)滑模中线控制。为保证结构中心不发生偏移,预埋件位置准确,利用井壁2个激光指向仪进行中心测量控制,同时要保证其它部位的测量要求。
(2)滑模水平控制。一是利用千斤顶的同步器进行水平控制,二是利用测量仪器测量,进行水平检查。
4 滑模施工中问题处理
滑模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有:滑模操作盘倾斜、滑模盘平移、扭转、模板变形、混凝土表面缺陷、爬杆弯曲等,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千斤顶工作不同步,荷载不均匀,浇筑不对称,纠偏过急等。遇到这些问题时应及时处理解决,以保证滑模施工的质量。
4.1 纠偏
利用千斤顶自身纠偏。关闭1/5的千斤顶,然后滑升2~3行程,再打开全部千斤顶滑升2~3行程,反复数次逐步调整到设计要求。并针对各种不同情况,施加一定外力给予纠偏。纠偏过程要避免造成混凝土表面拉裂、死弯、滑模变形、爬杆弯曲等事故发生。
4.2 爬杆弯曲处理
爬杆弯曲时,采用加焊钢筋或斜支撑,弯曲严重时切断,接入爬杆重新与下部爬杆焊接,并加焊“人”字型斜支撑。
4.3 模板变形处理
对部分变形较小的模板采用撑杆加压复原,变形严重时,将模板拆除修复。
4.4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
采用局部立模,补上比原标号高一级的膨胀细骨料混凝土并用抹子抹平。
5 结语
调压井井身混凝土采用滑模施工,既可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滑模滑升平行作业,各工序连续进行,互相适应,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施工缝,使混凝土保持较好的整体性;有利于安全生产。
文章来自:
滑模机械网
文章作者:
信息一部
『
新闻推荐
』
『
关闭窗口
』
网站建设
|
广告刊登
|
汇款说明
E-mail: admin@chinasfm.com
技术支持:
简双工作室
电话:0371-69131532 传真:0371-63942657-8001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
信息处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