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导轨式提升脚手架在工程中的使用,介绍高层建筑脚手架的选型,以及导轨式提升架的构造、组装、工艺流程、施工工艺以及日常施工管理和安全参数的控制。
关键词:导轨式提升架;工艺流程;施工要点;施工管理;控制参数
1工程概况
某工程是一座综合大楼,地下2层,地上28层,相对±0.000m,楼高为100.60m。本工程与周围审计大楼、相山宾馆相邻,施工场地狭小。合理选择施工脚手架,对项目施工有重大影响。
2方案选择
2.1安全因素
因本工程场地狭小,与周围相邻建筑间距小,在施工区域内常有人员活动或汽车停放,如采用通常悬挑脚手架,存在频繁搭拆脚手架和封闭的缺陷,易造成物体高空坠落打击伤人等事故。采用导轨式提升架,低空搭设、一次成型、封闭严实,相对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小,而且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2.2成本因素
导轨式提升架相对悬挑脚手架有用料少、工效高的特点,虽购买提升架一次性投入大,但综合分析,相对于悬挑式脚手架,导轨式提升架使用11个月左右,便可回收成本。
2.3施工进度因素
导轨式提升架首次组装完成后,在以后施工中只是升降的工作,施工时间短,能满足主体施工4d/层的施工速度要求,同时,因为机械化施工程度高,操作人员减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强度有所降低,所以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2.4企业技术发展因素
企业把持续改进、开拓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方针之一。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项目部拟在本项目采用2~3种施工新技术导轨式提升架,通过采用新技术使施工技术水平得到发展,施工层次有所提高,企业实力有所增加。
3提升架的设计和构造
3.1设计
提升架的设计由专业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制造,具体设计应根据相应构造要求、建筑物形状、计算原理等进行设计。
3.2提升架构造
①架体步高宜取1.8m,宽度≤1.2m;
②直线布置架体支撑跨度≤8m,其他弯折处跨度相应减小并加强;
③架体全高和支撑跨度乘积≤110m2;
④升降和使用状况下,架体悬臂高度≤6.0m和2/5架体高度。
4施工工艺
4.1施工机具
施工机具包括:提升架架体,电动葫芦,电焊机,吊具,报警控制柜,钢卷尺。
4.2工艺流程
预埋→架体组装→架体与结构连接固定→上横梁防坠防倾等装备安装→提升装置、控制系统就位→检查、解除障碍物→试运转→检查运转是否正常→办理验收手续,下达提升命令进入提升循环→拆除
4.3施工要点
4.3.1架体的安装
①架体组装平台的搭设
因本工程于8层开始使用导轨式提升架,在7层搭设组装平台,组装平台水平、高差应控制在20mm范围内,提升架组装根据设计图纸,注意总高差应≤20mm,扣件螺母力矩应控制在40N·m~50N·m范围内,架体整体垂直偏差应<4‰,底部任意两点之间高差≤50mm,提升架封闭严实,底部设于折起翻板。
②预埋孔的设置
预留孔从安装平台上一层楼(即8层)开始设置,每层都需设置预留孔,每个提升点预留1个(用内径大于36的PVC管(加厚)或钢管),与钢筋固定牢固,不得歪斜,中心应对准提升架架导轨的中心位置,预埋高度根据层高而定。
③安装第1节立面主框架
根据导轨式提升架平面图的位置尺寸,用扣件将第1节立面主框架导轨组件内立杆固定在安装平台上,保证立杆内侧离墙(梁)边缘450mm,导轨要
垂直;用M14螺栓将主框架上的外立杆、小横杆及廊道斜杆连接并调整垂直,外立杆要与组装平台相扣。
④安装水平支撑框架
将水平支框架的立杆、大横杆、小横杆以及斜腹杆分别通过M14螺栓与左右主框架相联,并用扣件将其立杆固定在安装平台上,调平及调垂直。
⑤安装后续主框架
通过法兰板将第2节主框架导轨组件与第1节主框架导轨组件用M20螺栓相连,保证立杆内侧离墙(梁)边缘450mm,导轨要垂直,随着工程施工进度按照上面的要求安装后续主框架。主框架垂直偏差≤20mm。
⑥搭设提升架架体
在水平支撑框架的基础上随着工程施工进度用普通钢管扣件陆续向上搭设提升架架体,保证架子至少高出施工层楼面半层以上,直至搭到架体的设计高度为止。
⑦脚手板、扶手、安全网、踢脚板的设置
脚手板、扶手、安全网、踢脚板的设置应与架体的搭设同步进行。作业层扶手设在架子的外排以及每片架的两端0.6m及1.2m高处,设两道扶手;水平支撑框架的底部的脚手板用5cm厚木板铺设,在架子与结构楼面的空隙处用翻板封闭;每层手板的外侧高18cm高的踢脚板。脚手板、扶手及踢脚板设在操作层,在提升架上最多可设3个操作层。
4.3.2钢梁组件的安装、调试
①在清理完第1层预留孔后,安装第1道钢梁,将钢梁组件通过穿墙螺栓、螺母与建筑物连结紧固,螺母拧紧后螺栓头露出螺母端面的螺纹不少于3扣;钢梁组件的挂板与建筑物表面贴实,钢梁组件端头的导轮组件要套在导轨组件的导向槽里。
②完成第2层预留孔后,按照上面的要求安装第2道钢梁。
③安装阳台部位的导柱,将导柱用钢管扣件固定在架体底部一层阳台边梁上,中心对准导轨中心,将阳台顶墙轮与导柱靠实。
④安装墙体部位标准顶墙轮组件,将标准顶墙轮与建筑物墙靠实。
4.3.3安装电动葫芦和防坠机构
将防坠机构置于第1道钢梁头部,刹车轮置于斜形面与主框架内侧的导轨之间;将电动葫芦的上挂钩挂在钢梁头部的吊板上,放下葫芦链条,下挂钩住主框架底部的提升挂板。
4.3.4提升架调试验收
①检查验收扣件拧紧质量,抽检数量按50%的比例,碗扣式脚手架全数检查;
②对架体电动系统进行用电安全性能检测;
③超载与失载试验,检验同步及限载系统可靠性;
④防坠装置制动性可靠试验;
⑤其他项目检验调试;
⑥提升架试提升,检查升降动力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4.3.5提升架的升降
①接好电动葫芦连线,将电动葫芦链条预紧(注意预紧的程度,每个提升点松紧程度一样);
②首次提升时打开架体与安装平台的连结扣件;
③确认去掉所有的约束,清除影响架体提升的障碍物;
④确认每个机位与电控柜的连线联机完好,电源相极无误;
⑤开启控制柜,操纵提升按纽,使提升架上升1层楼;
⑥拉紧静态牵引钢丝绳至钢梁的挂杆上;
⑦用钢管扣件将架体与建筑物相拉结,去掉电动葫芦和吊挂防坠机构;
⑧后续提升:将下钢挑梁组件拆下向上周转2层安装在所设的预留孔处,重复上述步骤①、③~⑧,并最终完成逐层提升。
4.3.6架体升降到位的加固要求
①在架体底部每个提升点处和两片提升点之间要加水平支顶钢管。
②在架体上端每个提升点处和两片提升点之间要加扣水平拉接钢管,要求拉接钢管要扣在架体外排的立杆接点处和大横杆上,并与架体内排立杆或大横杆相扣,再与建筑物的内架支模钢管相扣,并且要用短钢管夹住建筑物的边界或墙体。
③在完成上述操作后,悬挂静态拉接钢丝绳,调节可调立杆,将钢丝绳拉紧,禁止钢丝绳在架体钢管或建筑上打弯。
5施工管理
5.1培训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架体搭设、升降操作、维护、安全等方面的培训;每次上架作业时均对操作人员进行口头交底,指出应注意事项;每次升降前均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2检查
依据建筑施工检查标准JGJ59-99定期对架体进行检查;等级不次上架作业前均要对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每次提升(下降)前后均要对架体进行检查。
6使用效果
①安全文明方面:一次性搭设完,施工过程中不再进行频繁搭拆,材料倒运,安全危险程度低,利于清理、维护和文明施工。
②工期方面:该架在提升、降落过程中不影响施工进度。
③成本方面:该架比悬挑架节约20%左右,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