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了密码
|
|
|
|
|
|
|
|
|
|
大型风电机组模糊滑模鲁棒控制器设计
资讯类型:科技前沿 加入时间:2009年2月25日17:16
 
大型风电机组模糊滑模鲁棒控制器设计
摘要:目前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功率在1 MW以上)普遍采用变速?变桨距控制机构,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风机的响应速度,同时获得最大功率。但是由于风速和风向是时刻变化的,所以风机发出的功率也是时刻变化的。另外,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整个风能转换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模糊控制无需精确的数学模型,滑模控制能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理论的控制器,同时使用仿真软件建立了1.5 MW变速?变桨距风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滑模控制器可使风机系统减小静态误差,弥补非线性带来的影响,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风机;变速?变桨距机构;模糊控制;滑模控制;仿真
0引言
目前,风电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风机大型化、近海风机、风机运行控制策略和优化等方面。风力机变速?变桨距调节方式是风能收集和转换的两种主要功率调节方式,也是当前国内外风力发电机组研究的热点[1-8]。在风速低于额定风速的情况下,主要采用变速调节方式,即通过调节发电机转子转速,获得最大风能转换功率;当风速大于额定风速时,采用变桨距调节方式,即通过调节桨距角,使发电机输出功率基本上等于额定功率。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的额定风速较低,在风速超过其额定风速时发电机组的出力也不会下降,始终保持在接近理想水平,提高了发电效率。同时,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较薄,结构简单、重量轻,使发电机转动惯量小,易于制造大型发电机组。因此,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普遍采用变速?变桨距技术[9-10]。
对于兆瓦级的风力发电机组,变速?变桨距机构的设计要满足驱动力大、有足够的强度和精度等要求。液压控制系统刚度大,输出位移量受负载影响小,定位准确,液压执行机构响应快,系统频带宽,因此选用液压系统作为变桨距的动力系统。但是,液压系统存在死区、滞环、库伦摩擦,还有一些软参量,如体积弹性模量、油的粘度、系统阻尼比等,有非线性特征[11-12]。同时,由于风能具有能量密度低、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所以风力机是一个复杂多变量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因此,采用可靠的控制技术是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针对风力机具有的这一特性,采用模糊滑模控制,可以充分利用其非线性、变结构、自寻优等功能,克服风电系统的参数时变与非线性因素。因此,模糊滑模控制非常适合于兆瓦级风力机的控制。
模糊控制做了详细阐述,滑模控制做了较详细阐述,但都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给出进一步的数学模型和仿真结果。本文把模糊控制策略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结合起来,应用到风电机组控制器的设计当中。另外,选择不同坐标系和不同定向矢量所得到的发电机模型是不同的。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更加简洁、有效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模型,结合模糊滑模控制设计得到了整个风力发电机变速?变桨距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并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完成了对整个风电机组的仿真分析。
1风力机特性
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由风轮、齿轮箱、发电机、变桨距调节机构、电网、控制器、变换器7个部分构成。
2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模型的建立目前,MW级风力发电机组多数采用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要想对MW级风力机实现精确控制,就必须对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建立一个比较精确的模型。本文提出采用dq0同步旋转坐标系统定子q轴磁场定向,可以简化发电机电磁转矩表达式,且容易实现。
3模糊滑模控制策略
3.1模糊滑模控制器
模糊控制最大特点是将专家的经验和知识表示为语言规则用于控制,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能克服非线性因素影响,对被调节对象的参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但是模糊控制器参数需经过反复试凑才能确定,缺少稳定性分析和综合方法。滑模变结构控制是一种非线性鲁棒控制方法,它主要用于处理建模的不精确性。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即使模型不精确,也能良好的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但是实际的变结构控制系统由于切换开关非理想等因素影响,使滑动模态产生高频抖振,这就是变结构系统中的“抖振”问题。模糊控制和滑模控制各有优缺点,二者结合就构成模糊滑模控制器。
本文根据风速大小设计了2个模糊滑模控制器:风速在切入风速和额定风速之间变化时,采用模糊滑模变速控制器,目的是获得一个最佳风能系数,从而最终获得最大风能;当风速在额定风速和切出风速之间变化时,采用模糊滑模变桨距控制器,通过液压执行机构调节桨距角,使发电机输出功率基本保持不便,恒等于额定功率。

文章来自:滑模机械网
文章作者:信息一部
新闻推荐
 
关闭窗口
 
网站建设 | 广告刊登 | 汇款说明 E-mail: admin@chinasfm.com 技术支持:简双工作室
电话:0371-69131532 传真:0371-63942657-8001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信息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