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了密码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广告刊登
首页
|
行业新闻
|
科技前沿
|
技术资料
|
企业大全
|
工程展示
|
工程供需
|
人才中心
|
推荐图书
|
会员中心
|
交流论坛
平班水电站护坡工程混凝土滑模施工措施
资讯类型:技术资料 加入时间:2008年10月16日10:42
摘要:叙述了平班水电站护坡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措施,特别对滑模施工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平班水电站;护坡;混凝土施工;滑模1工程概况
平班水电站坝址位于红水河干流南盘江下游,为红水河流域规划梯级开发中的第三级,上游连接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下游连接龙滩水电站,坝址距南宁448km、百色183km、 隆林县城35km。盘百二级公路从坝址右岸沿岸经过,对外交通十分方便。平班水电站左岸下0+99m ~0+557m有一护坡工程,主要工程量有:土石方开挖、回填9 157m3;C15混凝土护坡2 144m3;C15 混凝土路面326m3;C15混凝土挡水墙、排水沟1 334m3;C20 混凝土导墙4 290m3等。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是:平班水电站左岸下0+99m ~0+557m护坡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编号:PB/C-014);设计施工图纸;国家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标准;X公司的综合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装备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施工布置
该护坡工程主要是混凝土浇筑工程。采用拌和楼集中供料,2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工人宿舍布置在右岸。现场只有少量机具、模板及脚手架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该护坡工程平面布置情况,少量机具、模板及脚手架等施工时可布置在上坝公路内侧边沿。
(1)施工交通:由于平班水电站前期施工时道路已开通,基本满足施工需要。
(2 )施工供电:根据业主提供的电源接口,采用3×25+ 1× 10铝芯绝缘橡皮线接至施工现场配电箱,再分接各施工用电处。
(3)施工供水:由于采用了拌和楼集中供料,施工现场只有混凝土养护时所需少量用水。混凝土养护时,从南盘江用18.5kW潜水泵抽水至各混凝土养护面直接养护。另备2辆洒水车运水,以免潜水泵出现故障时停止对混凝土的养护,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供风:由于该工程有一定的石方开挖量,现场配制1台 12 m3/min的移动式柴油空压机供风,供石方开挖钻爆使用。
(5)混凝土拌和系统:由于工程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大,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采用拌和楼集中供料,2 辆3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另备用三辆5t自卸汽车,确保该工程顺利实施。
3施工现场管理机构
3.1项目部机构设置
由于公司前期承担了平班水电站拦砂堤、平班水电站下游护坡挡墙、平班水电站保安宿舍房建等多项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各工种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基本上在平班工地。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本项目经理部在保留原有项目部机构人员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多年水工施工经验的技术管理骨干。机构设置见图1。
3.2项目部职责
⑴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总工为领导决策层,负责组织实施对各施工的生产经营、技术、进度、质量、安全、财务进行宏观管理与控制。项目总经理为本工程的总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工作,项目总工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
⑵项目部各部门为职能管理层。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技术管理、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参加重大技术问题、质量问题的处理。质安部负责各种原材料和施工过程的检验和试验工作;制定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处理安全、质量问题、原始资料及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等。计划经营部负责计划统计管理、财务管理、计量支付等。机电物资部负责设备的修理、零配件及物资采购和保管工作等。办公室负责接待与对外联系,以及协调地方关系。
⑶各专业施工队为现场作业层,负责按有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公司质量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具体为:土石方施工队负责土石方挖运、回填碾压施工;混凝土施工队负责护坡、路面、挡水墙排水沟、导墙混凝土浇筑施工;测量班负责地形、放样测量工作;架子班负责模板安装工作,脚手架搭设;混凝土生产班负责混凝土生产、运输工作。
4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4.1施工程序
组织人员进场,做好地形测量、接电源到施工现场等前期准备工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施工员及测量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放样出该护坡工程的全部轴线,完成原材料报验工作。施工时按轴线位置放样出开挖线,开挖线确定后对挖方段进行施工,根据施工断面采用机械开挖出渣、回填碾压。开挖、回填碾压达到设计尺寸及地质要求,经自检合格,整理好资料后,请设计代表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完成开挖、回填工作。
开挖回填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根据形体尺寸安装模板并加固,模板安装完成后,由监理工程师对模板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随即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拆除模板,有特殊要求的按施工规范执行。
4.2混凝土护坡滑模施工
该工程混凝土护坡采用滑升模板施工。施工工艺为:安装模板→安设支承杆→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摊铺和振捣→滑升模板→表面修整→修整与养护。
4.2.1支承杆
支承杆在安放时,使相邻支承杆的接头互相错开,且在同一标高上的接头数量不超过25%。故对第一层插入千斤顶的支承杆,应加工为四种以上的不同长度,长度相差500mm以上,施工时按长度变化顺序排列。支承杆上如有油污应及时清除干净。
4.2.2混凝土
(1)混凝土的配制。
用于滑模施工的混凝土,除应满足设计所规定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滑模施工的特殊要求。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必须满足模板滑升速度的要求。按照我国现行滑模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的出模强度宜控制在0.2~ 0.4MPa范围内。低于这个强度值,可能出现塌落或流淌现象;高于这个强度值,可能出现拉裂,或由于摩阻力过大损坏提升设备或模板等部件。同时,在此种出模强度下,出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容易修饰,且混凝土后期强度损失较少。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应能保证浇筑上层混凝土时,下层处于塑性状态。故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控制在2h左右,终凝时间可视工程对象而定,一般宜控制在4 ~6h。骨料:混凝土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厚度的1/5和 钢筋最小净距的3/4。另外在颗粒级配中,可适当加大细骨料的用量,一般要求粒径在7mm以下的细骨料宜达到50%~55%,粒径在0.2mm以 下的细骨料宜在5%以上,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度,减少模板滑升时的摩阻力。混凝土坍落度:为便于浇筑,滑模施工应尽量选用较大的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一般在4~ 6cm为宜。和易性: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延缓或加快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节约水泥用量,可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减水剂、缓凝剂或早强剂等外加剂以及掺合料,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和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根据滑升速度、气温情况、水泥品种及砂石级配等因素试配出数种不同的配合比,以备在施工中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用和调整。
(2)混凝土的运输。
滑模施工时混凝土的垂直和水平运输能力决定了其施工速度。拌和楼拌好料后,2 辆3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操作平台上,再利用人工入仓浇筑。
(3)混凝土的浇筑。
为保证滑升速度,划分混凝土浇筑施工区段、安排操作人员,以使各区段的浇筑数量和时间大致相等。混凝土浇筑必须严格执行分层均匀浇筑的制度。每一浇筑层的混凝土表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分层浇筑的厚度以200 ~300mm为宜,各层浇筑的间隔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即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下一层混凝土应处于塑性状态(相当于混凝土达0.35kN/cm2贯入阻力值)。当间隔时间超过时,对接茬处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每个浇筑区段中混凝土的布料尽量均匀,各层浇筑方向要交错进行,有计划地匀称变换浇筑方向,防止结构的倾斜或扭转。最初向模板内浇筑的混凝土,浇筑时间一般宜控制在3h左 右,分2~ 3层 浇筑至600~ 700mm高,然后进行模板的试滑升工作。正常滑升阶段时,将混凝土浇筑至距模板上口以下50 ~100mm处。
(4)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宜采用移动方便的小型低频插入式振捣器,亦可采用普通高频振捣器。操作时,振捣器不得直接触及支承杆、钢筋和模板;振捣器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内,但应严格控制其插入深度,深度不宜超过50mm,且在模板滑动过程中不得振捣混凝土。
4.2.3模板的滑升
滑模施工工艺中,模板的滑升分为初试滑升、正常滑升和完成滑升三个阶段。
(1)初试滑升阶段。
模板初升时,混凝土的自重必须能克服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滑升摩阻力,否则混凝土可能会被模板带起。一般可在混凝土浇筑至600 ~700mm高度后,且第一层混凝土的强度达0.2~ 4MPa(或用贯入阻力试验法测得的贯入阻力值为0.30 ~1.05kN/cm2)的出模强度时进行初升。初升前须先进行试滑,此时应将全部千斤顶同时缓慢平稳升起50~100mm,观察混凝土有无塌落现象,同时用手指按压出模的混凝土,如有轻微指印和不粘手,且滑升过程中耳闻“沙沙”声,说明可以开始滑升,反之说明滑升时间已迟。如有塌落或压指印很深的情况,暂不能滑升,可继续浇筑混凝土,等待合适的滑升时间。当模板滑升至200 ~300mm高度后,稍作停歇,在对所有提升设备和模板系统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后,方可转入
正常滑升。
(2)正常滑升阶段。
模板初升成功后即可进入正常滑升阶段。在这个阶段内,混凝土的浇筑、模板滑升等工序之间相互交替进行,紧密衔接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正常滑升时,每次滑升的高度与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高度相配合,一般为200 ~300mm。在正常气温下,两次提升的时间间隔应控制在1.5h以内。连续变截面结构,每滑升一个浇筑层高度,进行一次模板收分,一次收分量不大于10mm。在滑升过程中,应及时清理粘结在模板上的砂浆和转角模板及收分模板与活动模板之间的夹灰。对被油污染的钢筋和混凝土,及时处理干净。在模板滑升时,使所有的千斤顶充分地进、排油。如
出现油压增至正常滑升油压值的1.2倍,尚不能使全部液压千斤顶升起时,立即停止提升操作,检查原因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在滑升过程中,随时检查操作平台,支承杆的工作状态及混凝土的凝结状态,如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在滑升过程中,操作平台保持水平,这是保证结构垂直度的重要措施。提升中各千斤顶的相对标高差不得大于40mm, 相邻两个提升架上千斤顶的升差不得大于20mm。为了控制操作平台的水平,在滑升过程中随时进行有效的水平度观测,以便及时采取调平措施纠正水平升差。与此同时,也应随时检查和记录结构垂直度、扭转及结构截面尺寸等偏差数值,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完成滑升阶段。
当模板滑升至距结构顶部标高1m左右时,滑模即进入完成滑升阶段。此时应放慢滑升速度,并对模板进行准确的抄平和找正,以使最后一层混凝土能够均匀地交圈,保证顶部标高及位置的正确。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模板继续滑升,直至混凝土与模板不粘结为止。
(4)停滑措施。
如因施工需要、气候或其它原因,不能连续滑升时,采取如下可靠的停滑措施:停滑时混凝土应浇筑到同一水平面上;混凝土浇筑完毕以后,模板应每隔0.5~ 1h整体提升一次,每次提升30~ 60mm ,如此连续进行4h以上,直至混凝土与模板不会粘结为止,但模板的最大滑空量不得大于模板高度的1/2;在继续施工时,应对液压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因停滑造成的水平施工缝,应认真进行处理,以保证继续浇筑的混凝土与已结硬混凝土的粘结质量。
4.2.4混凝土的脱模、表面修整与养护
在浇筑混凝土前,可将滑模与普通钢模板一样涂刷脱模剂,且在滑升过程中及时清理粘结在模板上的砂浆,以保证滑模的顺利脱模。
滑模施工在混凝土出模后,立即进行其表面的修整工作,这是关系到结构质量和墙面外观效果的重要工序。表面有蜂窝、麻面或较小的裂缝时,随即清除松动的混凝土,并用同一等级的砂浆进行修补、抹平。当出现较大的裂缝、孔洞等情况时,先清除掉松动不实的混凝土,再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抹平。
脱模后的混凝土及时养护,一般可采用通常的浇水养护的方法,浇水次数应视能否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的状态而定。
文章来自:
滑模机械网
文章作者:
信息一部
『
新闻推荐
』
『
关闭窗口
』
网站建设
|
广告刊登
|
汇款说明
E-mail: admin@chinasfm.com
技术支持:
简双工作室
电话:0371-69131532 传真:0371-63942657-8001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
信息处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