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了密码
|
|
|
|
|
|
|
|
|
|
浅谈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资讯类型:技术资料 加入时间:2008年10月31日10:39
 

摘 要:介绍了高大模板的概念及其施工顺序,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构造和施工要求,梁、板模板的安装,支顶、梁板模板的拆除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大模板监测措施,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施工技术,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措施
1 高大模板的概念
1)高大模板的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 m或跨度超过18 m,施工面荷载大于10 kN/m2或线荷载大于15 kN/m(按荷载标准值计);
2)施工面荷载大于10 kN/m2的概念:楼板板厚不小于300 mm;3)线荷载大于15 kN/m的概念:梁截面面积不小于0.55 m2;4)高大模板的计算:高大模板的模板、枋木楞、钢管横楞、钢管立杆的强度及刚度。
2 高大模板的施工顺序
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脚手架安装→架设梁底纵横木枋于脚手架横杆上→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架设板底木枋于脚手架横杆上→楼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铺设、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拆下脚手架可调顶托→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支撑架。
3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3.1 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1)必须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梁模板。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布置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立杆只能对接,严禁搭接;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抽样检测均合格,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 N·m~60 N·m,不能使用发生变形的钢管;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e.支顶安装前,应放出轴线、梁位置线以及楼面水平控制标高。安装脚手架后,要调节可调底座来进行调平校直。
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双向扫地杆,沿立杆每步均设置纵横水平杆且纵横两向均无缺杆,立杆顶端必须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和水平剪刀撑,确保支架有足够的设计刚度。
3)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4)剪刀撑的设计:a.竖直方向沿纵向和横向全高全长从两端开始每隔4排立杆设置一道剪刀撑;b.水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2步且不高于4.5 m设一道剪刀撑;c.剪刀撑宽度大于6 m且最少4跨,剪刀撑最多跨越杆数:当夹角为45°时为7根;当夹角为50°时为6根;当夹角为60°时为5根。
5)顶部纵向和横向水平杆支撑点的设置:顶部支撑纵、横杆的立杆的连接扣件按抗滑验算,设计荷载N≤12 kN,均使用双扣件。
6)连墙件设置:a.梁、板模板支撑架连墙件必须设置成刚性连墙件,竖直方向每2步架高或每层楼面或沿柱高每4 m设置;水平方向至少每3跨;b.如周边无既有建筑物,应采取支撑架长度或宽度加长加宽,使得模板支架长宽的尺寸大于模板支架的高度。
3.2 施工使用的要求
1)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超过最大荷载的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3)框架梁梁高大于1 m时,为了保证支撑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框架梁的混凝土分成两次浇筑,第一次浇捣至楼板底30 mm~50 mm处,第二次和楼板一起浇筑,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一定要清扫冲洗干净,确保水平施工缝连接良好。
4)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3.3 梁、板模板的安装
1)梁模板的安装。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纵向横杆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纵向横杆上安放梁底横楞,横楞采用木枋,间距按计算书布置。横楞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不小于4 m时,梁底模应按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 000~3/1 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当梁高超过750 mm时,在梁侧纵向设置对拉穿梁螺栓。
2)楼面模板的安装。首先通线,然后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托梁固定后架设横楞,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4 支顶、梁板模板的拆除
1)大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才能拆除支撑架,若强度小于100%拆模应加回头顶。尤其是大梁对应的模板支撑,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采取局部拆除加设回头顶的临时加固措施,回头顶与大梁支撑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使支撑架荷载能有效地向下传递直到底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能整体拆除支撑架。
2)拆除每层楼板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送试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并呈报监理公司审批同意后,才能进行该层模板的拆除工作。
3)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木枋和模板,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立杆后,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5 技术安全措施
1)脚手架搭设前,应按JGJ 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2)对钢管架、配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架、配件。3)搭设的脚手架在木工安装模板前,必须在操作层满铺防护竹脚手板,设置安全兜网,周边设置栏杆和立网。
4)不同规格的钢管严禁混合使用到支撑系统中。5)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6)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7)模板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8)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9)支撑架必须经技术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拆除时应遵循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10)拆除模板支撑架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向下抛掷。
6 高大模板监测措施
1)项目部、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2)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如下:
a.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b.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c.连接扣件是否松动。d.架体是否沉降、垂直度。e.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f.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g.脚手架体和脚手架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脚手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在浇捣高支模梁板混凝土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混凝土,浇混凝土的过程中,由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检查,随时观测架体是否变形。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施工。
4)监测项目包括: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5)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20 min/次~30 min/次,浇筑完后不少于2 h/次。


文章来自:滑模机械网
文章作者:信息一部
新闻推荐
 
关闭窗口
 
网站建设 | 广告刊登 | 汇款说明 E-mail: admin@chinasfm.com 技术支持:简双工作室
电话:0371-69131532 传真:0371-63942657-8001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信息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