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闸井施工不仅浇筑量大,而且施工难度大。在工期要求非常紧的情况下,该工程采用了滑模施工。虽然是初次尝试,但在各方面得到了认可。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的前提下,大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混凝土;滑模;浇筑施工;滑升;模板;振捣
1 工程概况
某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城乡供水、生态保护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本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泄洪排沙洞、冲砂洞、发电引水洞、水电站厂房及输变电工程等组成。其中:左岸引水发电系统的发电洞事故井及
冲砂洞检修井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是施工中的难点。发电事故井滑模滑升高48 m,混凝土工程量3 400 m3,钢筋制安114 t。冲砂洞滑升高55 m,混凝土2 400 m3,钢筋制安70 t。两井施工难度很大,工期紧,若采用常规的施工,将需要大量周转材料与人工。为解决这一难题,经过方案比较,
决定闸井混凝土浇筑采用内外滑升模板方案。这一大胆举措在全疆水利工程施工中也是首例。
2 滑模系统构成
2.1 滑模
滑模是把滑升架和模板连在一起,滑升时要求整个滑模处于水平状态。主要由模板、支撑杆、工作台、辅助工作台、入料平台、吊架、提升架横
梁、下料溜槽、液压控制柜及液压千斤顶组成.
2.2 滑模工作机理
液压千斤顶经电动液压控制柜加压后,沿支撑杆向上爬升一个行程,从而带动滑模均匀向上滑升。
2.3 滑模施工特点
滑模安装好后,在相同断面板可连续不断地进行混凝土施工,中途不需立模及搭设脚手架。而且,工作台供施人员操纵滑模、浇捣混凝土、安放预埋件、绑扎钢筋、供混凝土修补、养护等。支撑杆的重复利用,节约了钢材,降低了成本。
3 滑升浇筑施工
3.1 滑升过程
滑模滑升全程要经历初升、正常滑升、末滑三个阶段。正常滑升过程中,若因故需要停滑,需采取相应的停滑措施。
3.1.1 初升
混凝土初浇2~3层,高度达到60 cm~70 cm,待3 h~4 h后,即可进行初升。初滑时千斤顶上升1~2个行程(3 cm~5 cm),然后检查出露混凝土的凝固及脱模情况。人工检查,可用手按混凝土,若有指纹且砂浆不粘手,且滑升时能耳闻“沙沙”声,则说明可以滑升;混凝土出模强度,一般宜控制在1 kg/cm2~3 kg/cm2。
3.1.2 正常滑升
当模板初滑以后,即可按原订计划正常班次和流水分段、分层浇筑混凝土,分层滑升。混凝土浇灌层一般为20 cm~30 cm,在次提升之间,不超过1.5 h,应提升1~2个千斤顶行程,以免沾模,气温较高条件下施工,可适当缩短提升间隔时间。滑升速度取决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劳动力配备,混凝土的拌合、输送能力、气温等因素有关,一般每小时平均滑升速度宜控制在10 cm/h~35 cm/h,不应低于l0 cm/h,混凝土入仓秩序应旋转、变位入仓,以便滑模提升摩阻力均衡。滑升过程中,应随时检测中心线,一般每升高1 m,必须检查一次。
3.1.3 末升
当模板滑升至距建筑物顶部l m左右时,应放慢滑升速度,进行抄平,找正工作面,以保证顶部标高及位置的正确,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后,开始拆模。
3.2 钢筋绑扎
所有钢筋基本采取绑扎形式交错搭接(长度按规范要求),特别对于竖筋,则分不同高度位置交错搭接,为保证钢筋绑扎位置正确及必要的保护层厚度,同时避免钢筋挤压滑模。
3.3 混凝土浇筑
3.3.1 混凝土拌合物
滑模施工用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5 cm~8 cm,为减少环境气温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影响,晚间塌落度取下限值,白天取上限值。混凝土初凝时间8 h~9 h。根据这些要求,发电洞事故井、冲砂洞配合比见表1。
3.3.2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震捣时,距模板15 cm,捣入下层混凝土5 cm,混凝土振捣棒移动间距为15倍的混凝土棒有效半径,约50 cm。混凝土震捣时间是以混凝土表面不在泛浆,不明显下沉为准,避免震捣时间过长。混凝土能否重塑的标准,捣入震动棒震30 s,周围10 cm泛浆,且不留孔洞。硅震捣应均匀仔细,防止漏震。
3.3.3 混凝土的修补
混凝土出模后,表面有缺陷时应及时用原浆进行修整,若出现较大孔洞或裂缝,则用高一级标号的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填补,配以原浆抹平压光,特别是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外露面。
3.3.4 养护
对终凝后混凝土应及时进行养护,一般养护时间14 d,保证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4 结束语
总之,从前面所介绍的各施工环节的组织安排与执行,以及各项工序的具体操作情况,不难看出,滑模工艺从施工组织设计,到施工准备,再到具体的操作实施,都有着其具体的严格要求。用滑模施工是首次尝试,在混凝土外观质量上存在一些不足,但通过对这次滑模施工的总结,并严格按照这些具体要求实施工程是保证滑模施工经济快速的必然前提,也是值得完善并加以推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