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了密码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广告刊登
首页
|
行业新闻
|
科技前沿
|
技术资料
|
企业大全
|
工程展示
|
工程供需
|
人才中心
|
推荐图书
|
会员中心
|
交流论坛
散粮筒仓滑模施工平台的倾斜
资讯类型:技术资料 加入时间:2008年10月9日10:34
1滑模施工的偏差问题分析
散粮筒仓液压滑升模板装置主要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和液压提升系统组成,施工过程中产生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三大系统的相互组合的误差及混凝土浇注过程影响而造成的。
1.1造成平台倾斜的原因分析
筒仓在滑模施工过程中都会发生平台的倾斜,平台倾斜的结果,会使滑模施工的工程产生垂直偏差,严重的可使平台倾覆和滑模系统破坏,造成重大的安全和质量事故。
(1)模板系统的影响
模板系统主要包括提升架、围圈和模板等三个部分。内外模板一般均采用1200×200m m的普通定型钢模板,并采用U型挂钩进行拼接。围圈可以为单杆或桁架式,与提升架立柱连接。围圈选材时应注意强度,以考虑承担辐射梁的重压。提升架在组装过程中,标高控制不好,平面内的垂直度有偏差,这些误差又不能互相抵消而产生积累误差,就有可能造成平台的倾斜。围圈组装时锥度不统一,各个方向上模板的锥度不一致,某一个方面上偏大,在施工中也会造成平台的偏斜。在施工过程中,局部模板上粘结的灰浆过多,摩阻力偏大,也会影响平台的平整度。
(2)平台系统的影响
在组装过程中,固定荷载分布不匀,平台上的设备布置不对称,在施工过程中,平台上的活荷载分布不均匀,局部堆载过大,都可能使平台发生偏斜。
大多数平台都支撑在围圈或提升架上,平台的荷重会使提升架或围圈产生变形,从而引起模板锥度发生变化,如事先不预防,也会使平台产生倾斜。
(3)提升系统的影响
提升系统主要包括爬杆、千斤顶、油箱、油路和液压控制台。组装时,千斤顶安装不垂直,爬杆插入时有一定的倾斜度,其误差又不能互相抵消,造成某一个方向上有积累误差,在滑升时有可能发生平台倾斜。千斤顶承受的荷载不均匀,某一部位荷载偏大,滑升时下滑量大,也可能使平台倾斜。液压控制台和油箱不能居中和对称布置,使油管管路长短不一,传递到每个千斤顶的油压不一致,送油、回油时间不一致,滑升时行程不统一,也会造成平台倾斜。千斤顶本身的行程不一致,相邻千斤顶的行程误差又不能互相抵消,某一区域内行程偏大或偏小造成平台的倾斜。
(4)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影响
混凝土入模先后时间不同,将影响到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阻力大小不等,白天有阳光照射的一面与背阴面的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不等,也影响到滑升时的摩阻力大小不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平台产生倾斜。
1.2平台的平移和旋转的原因分析
在筒仓滑模施工中,不论是刚性平台还是柔性平台,整体平台还是环形平台,都会发生施工平台的平移(又称漂移)和旋转,在方形或多边形结构中易产生漂移,而在圆形结构中,易产生旋转。
(1)模板系统的影响
提升架在安装时,平面外的垂直度控制不好,又不能互相抵消,而是偏向一个方向的多,造成积累误差,在施工过程中会使平台产生漂移或旋转。模板的组装是影响平台漂移或旋转的关键因素,模板与模板间的拼缝,在模板滑升中起到导向作用,如果在组装时模板缝不垂直,在筒仓壁圆形结构中会沿圆周向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倾斜,特别是第一块安装就位的模板的垂直度就更为关键。这些垂直方向的模板拼缝的导向作用,就会产生整个模板系统(包括提升架和圆圈)以爬杆为圆心,千斤顶沿爬杆转动一个角度,造成模板系统的旋转或向一个方向平移,从而使平台发生平移或旋转。
(2)平台系统的影响
通过上述工程的观察,平台系统的组装质量好在施工过程中荷载分布不均匀,一般不会影响到平台的平移或旋转。
(3)提升系统的影响
提升系统的影响主要是来自千斤顶的组装质量和爬杆的布置方式以及加固方法。千斤顶在组装时,如果垂直度控制不好,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数量多于另一个方向,误差不能互相抵消,滑升时会造成平台的平移或旋转。一个提升架平面内只布置一根爬杆,或爬杆只布置在提升架平面内,而又不对爬杆进行加固或加固的可靠性差,整个滑模系统是支承在一个稳定性较差的柔性结构上,当滑模系统受到定向外力(风荷载或不均匀堆载)的影响,极易使平台产生漂移。
(4)其他因素的影响
混凝土浇注时如果一直沿一个方面浇混凝土,会使平台旋转,滑模系统受风荷载的影响,会使平台发生平移,遇强台风、暴风时也有可能造成平台倾覆。
2平台偏差的预防措施
2.1保证滑模机具的加工质量,特别是提升架的加工质量提升架两立柱长度应一致,组装好的提升架的立柱下上下横梁要垂直,千斤顶梁要平直。连接提升架与围圈的支托必须与提升架立柱垂直。在安装前要做同步试验,爬杆在加工时要冷拉调直。
2.2保证滑模机具的安装质量
(1)提升架立柱支点在安装前要用水准仪抄平,相对标高控制在±1m m左右,提升架安装时控制好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垂直度,并做好记录,相邻提升架前后左右的不垂直度最好能互相抵消。围圈和模板的锥度应一致,应通过控制围圈的锥度来控制模板的锥度,使模板结构各个面上的模板的锥度误差能相互抵消。
(2)平台系统在组装时应与模板系统固定牢固,操作平台应保证组装水平。环形平台对水平度无特别严格要求,能保证人员通行或手推车运料即可。但要考虑到内外平台荷重不等,对提升架产生的水平力不同,将影响内外模板的锥度,组装时应使内模板的锥度大于外模板的锥度。设计平台时,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刚度要求,施工中平台不能有较大的变形。应考虑平台上的固定荷载均匀布置,施工过程中平台上的堆料和作业人员尽量分散,作业人员尽量减少,材料随用随运到平台上,对支撑在围圈和提升架上的平台要考虑到平台自重和使用过程中的荷重会使围圈和提升架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模板的锥度,组装时应有锥度的预先增加或减少量,以抵消使用过程中变形的影响。
(3)设计提升系统时,应尽量将液压控制台和油箱布置在平面的中心位置上,使到达区域千斤顶的油路长短尽量一致或对称,使对称区域的千斤顶的给油、回油时间一致,油压一致,也可用油管直径调节通往各千斤顶的油量,使其油压保持稳定。筒仓滑模用千斤顶一般采用G YD-60型液压千斤顶,在安装时应保证其同步和垂直,在滑升过程中可用垫片来调整千斤顶的垂直度或改变其方向,用来控制平台的倾斜、平移或旋转。爬杆插入千斤顶后要保证其垂直度,爬杆与相邻爬杆,或爬杆与相邻主筋、或爬杆与增加的附加插筋(当相邻配筋直径小于Φ16时,应增加插筋),用缀条焊成格构柱,使滑模系统支承在一个稳定性好,刚度较大的承力系统上,预防因系统误差而造成的平台的倾斜、平移或旋转。
设计滑模系统时,尽量减少总体荷载和每个千斤顶承受的荷载,采用环形平台施工能大大减轻滑模总荷载,根据结构要求而布置的千斤顶,足以满足滑模需要,而且每个保证有足够的顶升力,且保持顶升力有20%以上的富余。在施工中,不仅千斤顶不易损坏而且同步性能好,不会发生爬杆的失稳现象,而对爬杆的加固,使滑模系统的支承系统稳定、可靠、安全施工得到保证,滑模平台发生偏差的机会就少多了。
(4)浇注混凝土时一定要不断变换浇注方向和起始位置,克服因浇注方向一致或前后顺序相同造成的差异,尽量做到每浇注完一层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每浇注完一层再统一提升6~8个行程。浇注上一层时要交换混凝土浇注顺序和方向。对于滑模施工来说,高温季节滑升最为不利,使混凝土温度较高,再者加上整个平台在阳光下曝晒,温度也相当高,困此导致混凝土失水快,初凝时间缩短,甚至出现假凝现象。根据气温高低,选用合理的外加剂保证混凝土初凝时间在10h左右。在白天尽量先浇注阴面的混凝土,然后再浇注阳面的混凝土,阳光比较强烈时,应有遮挡设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模板上。低温施工时,先浇外围混凝土,再浇注结构内部的混凝土,尽量使各区域的混凝土与模板的摩阻力大小相同或对称,使摩阻力的大小差异能相互抵消。
(5)滑模设计时,要考虑本地台风的影响。尽量减少滑模系统的挡风面积,加强爬杆的加固质量,形成的格构柱断面尽量大些,提高其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防止平台倾斜或漂移。台风暴雨时应停止施工,并将滑模系统与施工完的结构进行锚固或用钢丝绳和地锚进行锚固。在台风期间严禁空滑,台风到来之前,应对所有高耸独立机械、构件进行临时加固,堆放在操作平台上的物品要堆码归整、固定好,对不能固定的物品应转移至建筑物内。滑升停止后,除采取必要的停滑措施外,还应将所有千斤顶锁住,以防平台在台风期内上浮,所有竖向钢筋应互相联结临时固定。对于10级以上的台风,应用钢丝绳将操作平台、模板围圈等与下部已施工好的建筑物连结起来。
(6)模板系统的组装是防止平台产生偏差的关键。特别是各种模板的安装,必须使模板竖缝与上、下围圈垂直,第一块模板安装时,吊正后再固定好其位置。收分模板、抽拔模板一定要沿结构均匀和等距布置,竖向模板拼缝一定要垂直,预防板缝的导向作用使平台产生平移或旋转。
3平台偏差的纠正措施
在滑施过程中,应坚持勤测,滑模纠偏及纠扭以预防为主。正常情况下,仓壁滑模施工应始终保持滑模平台水平。一般当垂直偏差大于3m m时应及时进行纠正,一般采用倾斜平台法进行纠偏。采用倾斜平台法纠偏,平台的倾斜度应保持控制在1%以内,同时应注意保持整个作业平台在同一平面上,不宜在纠偏中造成平台局部发生较大倾斜。
在滑模施工中,造成平台偏差的系统原因和外部因素均较复杂,在制作、组装和施工中不可能将这些影响因素全部克服,施工中还会发生倾斜、平移或旋转,根据经验,可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纠正。
(1)使用千斤顶垫片,即用垫块垫千斤顶的一侧,使其反向倾斜,改变千斤顶与支承杆的方向,在千斤顶滑升过程中徐缓的使平台复位,可解决平台的倾斜、平移和旋转。
(2)相邻提升架之间,对角线形式布置对拉螺栓,可解决或抑制平台的旋转或平移。
(3)使用行程限位器,保证千斤顶同步或限制千斤顶的爬升高度,可解决平台倾斜或平移。
(4)控制不同区域千斤顶的不同行程次数,或用控制不同区域(回路)千斤顶的回油时间,来控制和纠正平台的倾斜和平移。
(5)利用丝杠或上、下支托调整不同区域的模板锥度,控制和纠正平台的倾斜。
(6)改变混凝土浇筑顺序法效果较好,在发生偏移不大时,本方法能有效地纠偏,其方法为改变原来浇筑顺序,先集中浇筑偏差相反方向一侧的混凝土,依靠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摩阻力迫使模板与平台位移,逐步回到正常位置,使扭转消除。
(7)改变模板竖缝的方向,有意使模板竖向拼缝向某方向倾斜,可从根本上解决平台的平移和旋转。
(8)利用地锚和钢丝绳,给平台和滑模系统施加不同方向的外力,可纠正平台的倾斜和平移,减缓和控制平台的旋转。
4结论
滑模施工中平台产生的误差,应本着“预防为主,纠正为辅”的方针予以解决。对多发生性因素和偏差制定预防措施,在滑模机具制作和组装
过程中给以解决,减少在施工中的纠正工作量。滑模施工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平台系统中,它是各个系统偏差的综合反映。其他如千斤顶漏油、损坏,油管炸裂,墙体拉裂,爬杆局部失稳等,也会给平台系统带来偏差,但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比较清楚,采取的措施比较明了或唯一,因此应把预防和纠正平台偏差(各个系统偏差的综合反映)做为关键问题来抓,而解决平台施工的工程,更体现了控制这两方面的重要性。
文章来自:
滑模机械网
文章作者:
信息一部
『
新闻推荐
』
『
关闭窗口
』
网站建设
|
广告刊登
|
汇款说明
E-mail: admin@chinasfm.com
技术支持:
简双工作室
电话:0371-69131532 传真:0371-63942657-8001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
信息处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