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了密码
|
|
|
|
|
|
|
|
|
|
大型塑料模壳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资讯类型:技术资料 加入时间:2008年9月26日10:45
 
1塑料模壳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塑料模壳作为现浇密肋楼板施工的专用模板,是70年代由玻璃钢模壳发展而来的。玻璃钢模壳是用玻璃纤维制成,四角易磨损而露丝起毛,浇灌时易与混凝土粘在一起,难以拆模,影响重复利用。为了达到耐磨损的要求,需要增加树脂(塑料)厚度,这样会增加重量和提高价格,因此,玻璃钢模壳不能被广泛的应用。80年代初期,我国研制了聚丙烯塑料模壳,并由中型发展到大型组合式模壳,形成了系列化。这种模壳具有强度高、耐磨损、不易老化、厚度均匀、四角无初应力、韧性好、不易开裂等特点。

  大型组合式聚丙烯塑料模壳的规格有1.2m×1.2m和1.5m×1.5m,分为四个标准单元,可以用0.6m×0.6m或0.75m×0.75m的中型模具和中型注塑机生产。注塑成型后四角加角钢用螺栓连接拼接而成。它能够灵活地组合成多种规格型号的模壳,特别适用于空间大、柱网大的工业厂房、仓库、商场和图书馆公共建筑。

  用大型塑料模壳施工的现浇双向密肋楼板结构,由于省去大梁,减少了内柱,从而使得建筑的有效空间大大增加,层高也相应地降低。8层左右需要吊顶的多层建筑,若采用双向密肋楼板结构,约可省去一层的建筑高度,相当于有梁板结构7层楼的总高度。它打破了常规现浇平板和无梁板因跨度大,需增加板厚,增加混凝土自重和用钢量,楼板刚度和抗震性能较低、造价高等不经济的传统作业法。用1.5m×1.5m×0.4m塑料模壳施工的现浇双向密肋结构,其楼板折算厚度仅为0.11m,而一般的现浇梁板的折算厚度0.22m。由此可见,其技术经济效果、投资效益是相当显著的。

  现浇双密肋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能力强。由于脱模后外形美观新颖,可以省去吊顶,后处理也方便。楼板底下的每个藻井能起到吸音作用。

  从施工的角度来看,影响建筑物施工速度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的折模时间,即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均须固定在浇灌混凝土的位置,直到混凝土达到所需的强度后方能拆除。这样,本来可以重复使用的设备工具占用较长的时间。如要加快施工进度,必须购置或租借大量的模板、支撑和工具设备。但是,聚丙烯塑料模壳可采用一种快速条状的原支模方法,在混凝土浇灌后2?G3天便可将模壳和5%的支撑系统拆除,混凝土养护期间也不会由于减少了支撑系统而引起楼板变形。利用塑模施工速度较快,一般情况下,7天即可完成一层楼面,从而大大地缩短了工期。这种塑料模壳以塑代木,以塑代钢,能反复使用多次,而且施工方便,支持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不高,有利于组织施工,脱模容易。

  目前,国内已能生产肋距为0.9m、1.2m和1.5m系列的聚丙烯塑料模壳,通常密肋楼盖肋距大的要比肋距小的更为经济。如1.5m×1.5m×0.4m的塑料模壳与1.2m×1.2m×0.4m×的塑料模壳相比较应用在钢筋混凝土密肋楼盖中,可降低楼盖造价的17%,又符合建筑扩大模数3m的规格,设计施工均很方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阔。

  2塑料模壳的施工工艺

  2.1支撑系统

  支撑的布置与塑料模壳的施工速度、工程质量是密切相关的,支撑系统的设计应考虑标准化、通用化、易组装的拆卸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等一系问题。

  工程支撑力的传递为:塑料模壳支撑在龙骨的角模上,龙骨支撑在钢支柱上,钢支柱支撑在混凝土楼板或地基土上。故支撑系统由钢龙骨,L50×5的角钢和钢支柱三部分组成。

  钢龙骨(即主龙骨):密肋楼板肋梁底的龙骨构造是关键,工程一般采用25mm厚薄壁冂型钢模作龙骨(长度为1.5m,中部焊有加强肋隔板)。

  角模:采用普通钢模的角模50mm×50mm作为塑料模壳的支撑点,此模板每个施工单位均有配备,无需特殊加工,龙骨与角模联结采用常用的回形卡。

  钢支柱:采用φ48钢管与可调活动钢支柱相配套使用,有MM-75和MM-90型两种。

  钢支柱安装时应遵守下列安全规则:

  (1)支柱的平面布置应设在模壳的四角点支撑上,为了减少变形,在主龙骨下每格中点再增加一个支柱,即按0.75m×1.5m网格布置。

  (2)支柱应安装在平坦坚实的底面上,为避免不均匀沉降,支柱下垫50mm厚的通长脚手板。支柱要垂直,避免偏心应力。

  (3)每条龙骨下面设置2?G3道水平拉杆,支柱使用高度超过3.5m时,每隔2m高度应增设一道拉杆,将支柱相互联结,以保证支架的稳定性。龙骨的起拱可按施工规范1‰?G3‰执行。

  2.2支模、拆模

  (1)模壳的排列,均由中间向两边安放,以减少边肋的累计误差。

  (2)模壳安放完毕后,应拉通直线校正,使得梁边线通顺,不弯曲。

  (3)拆模分模壳与支撑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当混凝土强度达到C10时,先拆除塑料模壳,用小撬棍在无龙骨方向撬动,并用绳子栓牢,防止模壳坠落损坏;第二阶段要等楼盖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时,才能拆除支撑系统。

  2.3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1)支模后先刷一遍水溶剂皂液以利脱模,绑扎钢筋要按主次梁关系,顺序安放内外层纵筋与箍筋。

  (2)混凝土配制 在满足设计标号的前提下,水泥用量宜低不宜高,以防水泥用量太多而出现收缩裂缝。石子粒径5?G20mm和中粗砂配制。

  (3)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混凝土采用塔吊吊斗运送及泵送两种形式,浇筑混凝土不得集中下料,同时还应防止模壳的“爬模”现象,要求浇捣方面垂直于主龙骨方向进行。梁用插入式振捣器,板用平板振捣器,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对大面积现浇密肋楼盖十分重要。浇筑混凝土采用二次抹光,克服混凝土终凝前的收缩。终凝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草袋子,不断浇水养护,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上下表面温差,防止水化热的损失,有利于早期强度的提高,阻止裂缝的产生和开展。混凝土浇捣后最少要间隔2天,施工人员方可进入现场;施工荷载要分散堆放,不得集中在一个局部位置;混凝土要用同一标号水泥,以防止收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3密肋楼盖的修饰

  有吊顶的密肋楼盖一般不作处理。无吊顶的房间装饰工艺为:

  (1)剔凿、修补 将纵横肋边上的混凝土、飞边、毛刺和凹凸不平处剔掉,再用水泥砂浆修补平顺。

  (2)封闭 楼板上做各种面层前,应在模壳底刮腻子前做完垫层,并封闭各种管道、洞口,以免漏水。

  (3)饰面施工 刮腻子前先喷乳胶水溶液一遍,以增强腻子与混凝土面层的附着力,然后满刮石膏、腻子二遍,偏差较大部位可分二三次复刮抹,再磨砂纸,满刮滑石粉腻子二遍,最后刷三遍面层漆。

  4结束语

  塑料模壳现浇钢筋混凝土密肋楼盖,结构高度低,楼面刚度大,结构造型美观,柱网间距大,当肋高为0.4m,肋距为1.5m时,对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跨度可达13m。若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时,最大跨度可以增大到15m。这样,由于减少了内柱,使得室内布置更加灵活,而且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节约材料,降低造价,施工方便,速度较快等优点。 

上述装置工作原理

液压泵站向升降器提供动力,形成高压油路的循环。三个电磁阀分别为上卡头、提升主缸、下卡头供油、通过油路分配器将高压油分别输送给每台升降器,中心多路分配器圆周分别均布若干截止阀,可根据工况连接所需数量的升降器。
成套设备开始工作提升载荷时,操作电控中心,使液力通过下卡头降爬杆卡紧,上卡头处于松弛状态,主缸活塞与相连接的上卡头行一个行程,之后,上卡头卡紧爬杆,下卡头松开,主缸活塞带重物及下卡头提升。到位后,下卡头再次卡紧爬杆,上卡头松开,主缸活塞与相连接的上卡头又向上行,如此反复,完成整个提升过程。反之,则可负载活空载回降。 

所述千斤顶或相应系统装置,已经成功地用于0.3万立方--5万立方的多项储罐安装工程。可以适
合各种重物位移施工。
文章来自:滑模机械网
文章作者:信息一部
新闻推荐
 
关闭窗口
 
网站建设 | 广告刊登 | 汇款说明 E-mail: admin@chinasfm.com 技术支持:简双工作室
电话:0371-69131532 传真:0371-63942657-8001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信息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