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了密码
|
|
|
|
|
|
|
|
|
|
滑模结构组装技术探究
资讯类型:技术资料 加入时间:2008年9月28日10:25
 
摘要:本文根据滑模结构组装工程的结构特点及滑模工艺的要求,主要对滑模的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及液压滑升系统的组装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滑模结构;模板;混凝土;液压滑升
引言:滑模结构组装,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及滑模工艺的要求,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必需的作业条件和施工准备,方可顺利高效地进入组装步骤,确保工程优质。本文主要对滑模的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及液压滑升系统的组装进行了总结。
一、组装顺序
(1)搭设组装平台;
(2)安装提升架,校正横梁水平及中心线,校正立柱中心线及垂直度,立柱下用木楔楔紧;
(3)安装围圈,调整倾斜度;
(4)安装一侧模板(外墙安装内侧模板),宜先安装角模,再安装其他模板;
(5)绑扎竖向钢筋及提升架横梁以下部位的水平筋,安设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胎模;当采用工具式支承杆时,对支承杆套管的下端进行包扎;
(6)安装内墙另一侧模板及外墙的外侧模板;
(7)安装操作平台的桁架、梁、支撑及平台铺板;
(8)安装外挑架、平台铺板、安全护栏;
(9)安装液压提升系统、随升井架、水电、通讯、信号、精度观测及控制装置,分别编号、检查、验收;
(10)液压系统试验合格后,安装支承杆;
(11)安装内外吊脚手,挂安全网,当在地面上组装滑模装置时,应待模板滑升至适当高度(3m左右),再安装内外吊脚手。
二、模板工程
2.1墙体变截面的作法
(1)预挂衬模衬模用胶合板及方木加工,高400㎜,其厚度为变截面一侧缩进尺寸加1~2㎜。预挂衬模作变截面的施工程序(图1):


图1墙体变截面预挂衬模法
a)预挂衬模;b)浇筑混凝土至衬模顶部;c)变截面处理1-衬模;2-水泥砂浆垫块(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3-压模短筋;4-水平钢筋;5-滑动模板
①墙体滑模至变截面上下层钢筋搭接处,插入上层竖筋,绑扎水平筋;
②在钢筋上预挂衬模,衬模底与变截面标高平齐,衬模顶面用短筋压住并与竖筋焊接;
③墙体滑浇至衬模顶面处;
④墙体空滑,滑升至墙体模板下口略高于变截面标高;
⑤拆除墙体模板及衬模;
⑥在围圈与钢模板之间加设钢垫条,并点焊固定,垫条厚度按变截面尺寸而定;
⑦重新安装钢模板。
(2)平移围圈这种作法在提升架立柱上安装有连接围圈的槽钢支托。施工中需作变截面处理时,待模板下口滑过变截面标高之后,先把有关角模及角部围圈的长度变化一下,再在槽钢支托上安装活动连接件,然后把围圈移到连接件上,平移至要求的位置。
(3)平移提升架立柱采用这种方法时,提升架立柱与横梁之间设有一个顶进丝杠。施工中将墙体滑浇至变截面标高以上约200㎜处,并在变截面一侧留出台口,然后空滑至模板下口略高于变截面标高。拆除改模位置处平台板及围圈活动接头,用丝杠顶动提升架立柱并带着围圈与模板至预定位置(图2)。然后补齐模板,对模板尺寸进行校正,各部分连接重新固定,铺好平台板。

 
图2平移提升架立柱
1-提升架立柱;2-顶进丝杠;3-模板;4-围圈;5-活接头
2.2门窗口
(1)门窗框直接埋入墙体直接用门窗口作框模埋入墙体时,应在两侧加设挡条,挡条用钢材或木材加工,通过螺钉与门窗框连接;或采用预制混凝土挡板,挡板厚度50㎜,宽度比模板上口尺寸小5~10㎜,挡板上预留插筋,安装时与墙体钢筋相连。
(2)门窗框模框模用钢材或木材加工,其尺寸宜比门窗口设计尺寸大30㎜,安装时与墙体钢筋连接固定,并用临时支撑顶牢、防止发生变形。框模的厚度应比墙体模板上口尺寸小5~10㎜。
(3)堵头插板堵头插板主要用于外墙窗洞,插板由厚度3㎜钢板及L40×4㎜加劲角钢组成,其宽度应比墙体模板上口小5~10㎜,与滑升模板用角钢导轨配合。最初滑升时,不能将插板带起,以防止混凝土从插板下端漏出。因此,开始时要对插板施加一定的垂直压力,使其沿着导轨不断下滑,滑到与模板大致相平时,就会带动堵头插板一起滑升,形成洞口。为了防止滑升时混凝土掉角,可在孔洞棱角处的模板里层加衬一层白铁皮护角板(长约1m),滑升护角板不动,滑过之后取下周转使用。
(4)门窗过梁底模过梁底模采用木模或预制混凝土底模,底模四角留有缺口,让侧模导轨或滑条通过。洞口宽度大于1200㎜时,底模中间应加立撑。
三、钢筋工程
高层建筑滑模施工钢筋工程工作量大,比较复杂,占用工时多,是影响施工进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3.1钢筋加工
(1)墙体钢筋采用一层一搭接,搭接处宜分别设在楼面标高处及楼面上900~10OO㎜处;
(2)箍筋端部弯钩为135°,为便于安装,加工时可一端弯135°,另一端弯90°,待绑扎时再人工弯成135°;
(3)当立筋为光圆钢筋时,其端部的弯钩在滑模时容易钩住模板,引起混凝土拉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与设计洽商,将立筋改为下端带弯钩、上部一端不带弯钩,而将立筋搭接长度增加5d(d为立筋直径)。
3.2钢筋绑扎
(1)严格控制主筋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防止大直径立筋下滑,绑扎时可稍上提,并随时检查控制,防止偏位,及时纠正;
(2)两侧水平筋之间用Φ6㎜S形钢筋连接,立面上呈梅花形布置,S形钢筋之间的距离可按:垂直向600㎜,水平向10OOm左右;为了防止水平筋偏移碰模板,可在T形、十字形墙体交叉处及墙体中部等部位的模板上口焊一段Φ10㎜钢筋做斜口引导之;
(3)墙上预留的连接楼板的胡子筋,在安装时将其长边沿水平向靠在模板内侧,且方向尽量一致,并与主筋用铁线绑扎,滑升出模之后立即扳出修正;柱子箍筋往往安装比较困难,宜改为开口箍,安装时从两侧在提升架横梁下穿入,要随滑随穿随绑扎;
(4)门窗过梁钢筋安装时,先穿人水平筋,跨中用木方垫起,再在模板上口套入箍筋,绑扎成形;
(5)施工中加强隐检,注意检查钢筋的保护层、搭接长度,保证接头位置准确、接头错开,箍筋端部弯钩应为135°;钢筋绑扎应与混凝土的浇筑及模板滑升速度相配合,钢筋绑扎可按工程量划分若干区段,各区段要保证同时完成,并随时进行检查。
四、混凝土工程
4.1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过试配确定,混凝土性能要求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但可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掺入缓凝剂和减水剂。
4.2根据正常滑升情况下经常留在模板内混凝土高度及出模时间,定出滑升速度,据此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及垂直运输的能力与方式;混凝土卸料应按指定的位置、顺序及数量,均匀布料,分层交圈,要有计划地循环变更浇筑方向,以防止因摩阻力不均衡而引起模板系统的倾斜与偏扭。
4.3每个浇筑层厚度200~300㎜,相邻层浇筑的间隔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尽量避免出现施工缝。每一层混凝土表面应在一个水平面上,表面高差不应大于50㎜;每一结构层的混凝土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水泥;禁止在平台上往混凝土拌合物中二次加水。
4.4浇筑顺序宜遵守“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均匀布料、严格分层”的原则。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外墙受阳光直射、温度较高,应先浇内墙、后浇外墙;外墙四角处对变形较敏感,容易开裂,应先浇直墙、后浇墙角及墙垛处;墙体厚度不一致时,应先浇较厚的墙、后浇较薄的墙。
4.5注意施工荷载应分散、均布,避免引起平台倾斜。洞口、管道两侧应对称下料、对称振捣,防止洞口及埋管移位;浇筑上一层时,其下层的混凝土应处于塑性状态,振动棒宜插入下层混凝土50㎜左右;振捣应密点、浅插、轻振、慢拔;钢筋特别密集处,采用小直径振动棒头,或人工仔细插密实。振捣时禁止振钢筋、模板、支承杆及洞框模;模板滑升过程中禁止振捣;浇筑到墙顶、梁顶时,注意找平,并及时将模板顶部及平台表面粘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松散的混凝土、石子等不得堆积在墙、梁的顶部。
4.6模板内混凝土浇满时,混凝土上表面距离模板上口应大于50㎜,防止泌水流淌,柱角、墙角处混凝土面可稍高些。
4.7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墙体水平施工缝系因停滑形成,应按照设计要求认真进行处理。在进行上一层施工前,先将粘结于钢筋上的砂浆清除干净,用水冲净混凝土表面的松动颗粒及杂物,然后用相同强度等级、石子为半料的混凝土铺设一层,厚度为50㎜左右;也可铺设一层相同强度等级的豆石混凝土,厚度30~50㎜,或铺设一层厚度10~20㎜的1:2水泥砂浆;墙体滑模留置垂直施工缝时,采用设置镀锌钢板网片的方法处理,钢板网片用预留水平插筋及挡网筋予以固定。
五、液压滑升施工
5.1初滑升模板底层混凝土浇筑交圈后1h,先试滑升1个千斤顶行程,之后每隔0.5~1h滑升1~2个行程。初滑后,应对滑模的液压、模板、平台各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如:模板的接缝情况,有无变形、漏浆现象;围圈拐角、连接处螺栓有无松动;油管接头处是否渗漏;支承杆负荷是否均匀,有无弯曲、被带起等情况。
5.2正常滑升当模板内混凝土浇满后,即由初滑升转人正常滑升。正常滑升每次滑升200~300㎜,为下层创造工作面。正常滑升间隔超过1h时,增加中间滑升1~2个千斤顶行程。在气温高时,为防止混凝土与模板粘结,可每隔0.5~1h增加中间滑升1~2个行程。
5.3末滑升在滑升至接近楼板标高处的最后一个浇筑层时,作好水平标高控制,用调平器将全部模板上口调平在一个水平面上,再浇筑最后一个浇筑层的混凝土,控制好标高并进行找平。然后在5~7h内逐渐将模板空滑,直到模板下口略高于楼板上表面标高。
5.4滑升中的工作每次滑升前,观测混凝土出模强度情况,看滑模速度是否合适,确定应减慢或加快滑升速度;每次滑升前,检查并排除滑模障碍;提升时保证充分的供、回油时间,尽量减少千斤顶之升差,如没得到回油信号时,应了解清楚原因,不得轻易给油;随时检查油管接头处有无渗漏现象;随时检查滑模平台的水平及垂直偏差,随时检查支承杆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调平、纠正或加固;观察压力表工作是否正常,如果压力表指针突然下降,应及时将回油阀扳到回油位置,防止油管爆裂。设专人观察千斤顶上升情况,按要求的调整次数、调整量及时进行调整;夏季施工时应注意油泵的油温,当油温高于60℃时,应停泵降温,或更换油液;油泵油箱内贮油少于油箱深度的四分之一时,应及时补充新油液;外墙体滑出后,用抹子搓平、刷子带水刷一下,墙面如有裂纹、穿裙、流坠等缺陷,应及时予以处理。
5.5空滑空滑同正常滑升时速度一样,为避免混凝土被拉裂,应多滑少升,一般每隔0.5h提升一次,每次升3~5个行程。空滑期间,钢筋绑扎、立筋接高及模板清理等项工作同时进行。空滑时应注意观察支承杆工作是否正常,出现弯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加固,防止支承杆失稳;应随时检查标高,并限位调平,空滑完成后,墙体(梁)混凝土顶面标高应符合要求,滑模平台应保持水平。
5.6停滑措施凡施工楼板时、浇混凝土遇上大风雨、垂直运输设备发生故障等情况需要停滑,以及交接班停滑时,均应采取停滑措施。停滑期间,每0.5h提升一次、一次1~2个行程,总提升高度3O0㎜,需时4h以上。如超过5h时,可每1h提升一次。停滑期结束、在恢复施工之前,应再提升2个行程,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停滑期间每次提升时,应随时将模板内表面清理干净,设专人检查钢筋、埋件、门窗假口,防止被模板刮动或带起。
结论:上面讲述了滑模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及液压滑升系统的组装程序和要点,在施工中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组装顺序进行施工,方可保证工程优质,树立施工企业良好品牌形象。



文章来自:滑模机械网
文章作者:信息一部
新闻推荐
 
关闭窗口
 
网站建设 | 广告刊登 | 汇款说明 E-mail: admin@chinasfm.com 技术支持:简双工作室
电话:0371-69131532 传真:0371-63942657-8001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信息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