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了密码
|
|
|
|
|
|
|
|
|
|
井塔滑框倒模构造及技术问题处理
资讯类型:技术资料 加入时间:2009年4月10日15:30
 
井塔滑框倒模构造及技术问题处理
  顾荣华
  (中煤五公司,江苏徐州221006)
  [摘 要] 滑框倒模工艺施工煤矿井塔,进行了组合钢模板在塔壁、壁柱、内八形角、平台等部位的设计,阐述了楼面梁板与塔壁之间施工顺序及施工期间遇到的技术问题处理。
  [关键词] 煤矿井塔;滑框倒模;设计布置;细部构造;问题处理
  [中图分类号] TU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6083(2002)03-0033-02
  引 言
  采用滑框倒模工艺先后完成了山东白庄、曹庄、古城及甘肃华亭等4座煤矿井塔的施工,滑框倒模细部构造逐步改进完善,积累了较丰富的施工经验,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井塔滑框倒模施工工艺方法及遇到的问题处理作以介绍。
  1 井塔简述
  1.1 井塔结构
  井塔是煤矿主要工业建筑之一,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其结构形式有其自身特点。以甘肃省华亭煤矿井塔为例,其井塔为框架箱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6层,平面尺寸17.5m×14.5m,檐口高度44.5m。塔壁设有壁柱、中柱、角柱,楼面设有主梁、次梁,主梁最大高度为3.0m,楼板为现浇,拐角设有电梯井,屋面为角铁网架槽形板结构。
  1.2 滑框倒模工艺
  滑框倒模装置见图1。
   
  在塔壁可滑位置-0.3m部位组装,滑道内安装4层横向组合钢模板,分层浇筑混凝土至顶层模板上口后,开始滑升,当第1层模板脱离滑道后,拆除、清理并涂刷隔离剂,安装在第4层模板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再滑升、拆除、安装,如此往复进行。塔壁分层滑升,楼面梁板跟进施工。
  2 组合钢模板的应用
  2.1 塔壁模板
  塔壁模板主要采用300mm宽平面模板,长度以1500mm为主,横向安装。
  2.2 壁柱模板
  壁柱模板采用长度为450mm的阴角模板、平面模板及连接角模,竖向安装。
  2.3 内八形角模板
  内八形角模板由两块梁腋模板和一块平面模板组成,长度450mm,竖向安装。
  3 滑道细部构造
  滑道由φ48×3.5mm钢管制作,使用φ10短钢筋与10#槽钢围圈焊接固定。滑道长度1.25m,锥度3‰。滑道上端做成15°的坡角,便于顶层模板边肋或横肋通过。滑道安装应铅垂,滑道构造示意如图2所示。
   
  4 提升架结构形式及设置要点
  4.1 结构形式及受力分析提升架结构形式分为标准I型提升架、Y型提升架及3立柱I型提升架,
  4.2 设置要点
  标准I型提升架用于塔壁,其间距根据已设置的Y型提升架和3立柱I型提升架之间间距计算确定,一般间距为1.2~1.8m。标准I型提升架应避开次梁位置。在电梯井壁与塔壁相接的T型部位,提升架之间净距要大于600mm,便于人员操作。
  Y型提升架用于井塔拐角,3立柱I型提升架则用于壁柱两侧,并距壁柱侧面应大于250mm。
  5 工作平台构造
  工作平台分为辅助平台和操作平台(见图1),辅助平台作为存放钢筋、设置液压操作台等物品的场所,而操作平台作为支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的场所。
  当井塔屋面为角铁网架结构时,采用网架作为辅助平台桁架。其做法是,将网架支座增加竖向杆件延伸至下弦,并与下弦延长杆件连接形成网架临时支座,从而增加网架下弦至操作平台之间净高。网架四周设置三角挑架,增加辅助平台面积。网架临时支座设置在提升架顶面围圈上。
  操作平台采用φ48mm×3.5mm钢管搭设,钢管结构形式为平面网格,边长1.5~2.0m。操作平台搭设时,钢管应避开主梁位置,以便钢筋绑扎。滑升过程中,主梁位置采用短钢管连接,铺设活动木板,保证施工安全。
  6 技术问题处理
  6.1 防止模板向下滑移
  滑框倒模,采用组合钢模板,自重较大,当自重大于或等于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时,由于拆除底层模板的扰动,容易产生塔壁中间部位模板向下滑移,使模板上口不平直,影响上层模板安装。为此,安装模板时,模板之间设置过墙铁皮拉子,阻止模板下滑。墙面粉刷时,铁皮拉子起着拉结作用。若墙面不粉刷时,铁皮拉子改为铝制,割除后长时间暴露空气中不会产生铁锈,而影响外观。
  6.2 消除模板安装引起的扭转
  由于“U”形卡90°拐角偏差往往偏大,形成纯角,多层模板安装后,整片模板将产生纵斜,造成“U”形卡安装困难和滑框倒模装置产生逆时针扭转。为此,要求每隔5层,选用M10螺栓连接模板一次,消除模板纵斜而引起的积累误差。滑框倒模装置发生扭转时,采用弯折局部支承杆方法,使千斤顶工作时形成水平分力,达到纠扭之目的。
  6.3 楼面梁板施工顺序设计
  滑框倒模施工过程中,当操作平台面滑升至主梁底面时,开始留设主梁窝;继续滑升至楼板底面时,在塔壁上预插楼板钢筋;当操作平台面超过第一层楼面300mm时,停止滑升,施工第一层主次梁;然后继续滑升至超过第二层楼面300mm处,再次停止滑升,首先施工第一层楼板,接着施工中柱及第二层主次梁。以此方法逐层向上施工。
  6.4 梁窝部位围圈滑道设计
  主梁梁窝位于壁柱,主梁与壁柱侧面之间宽度为50mm,若先施工,不便混凝土浇筑,所以主梁高度范围内壁柱与梁窝同时留下。壁柱正面滑道及围圈设计成活动形式,便于主梁施工时,滑道及围圈拆除。
  次梁梁窝位于塔壁,施工次梁时模板需要拆除,所以次梁部位围圈宜做成活动形式,其做法是,选择长度450mm短模板,横向安装,依靠模板横肋上U形卡与相邻模板连接。短模板背面可不设滑道。活动围圈设计长度与模板相同,用螺栓与两侧围圈连接。提升架避开梁窝位置。
  7 技术经济分析
  (1)组合钢模板应用于滑框倒模工艺中,操作规范,降低施工费用。
  (2)主次梁模板采用普通方法施工,与操作平台系统分离,减少滑升荷载,安全可靠。
  (3)操作平台采用钢管搭设,与辅助平台连系,结构轻巧简洁,立体刚度增强。
  (4)楼面梁板随塔壁滑升而逐层跟进施工,施工缝设置合理,能够保证结构质量。












文章来自:滑模机械网
文章作者:信息一部
新闻推荐
 
关闭窗口
 
网站建设 | 广告刊登 | 汇款说明 E-mail: admin@chinasfm.com 技术支持:简双工作室
电话:0371-69131532 传真:0371-63942657-8001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信息处联系